2020-09-11
天宜上佳上市一周年疫情之下如何轉型?
作為科創板首批掛牌上市的25家企業之一,科創板開市一周年是天宜上佳上市的一周年,也是企業創業的第11個年頭。天宜上佳已經成為國內高鐵動車組用粉末冶金閘片領域的領軍企業,截至7月20日總市值超115億元。
天宜上佳是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的核心供應商。今年以來,由于疫情影響,鐵路行業受到較大沖擊,天宜上佳作為上游企業也受到影響。在此情況下,天宜上佳通過增加研發力度,技術升級,推出新產品,捍衛市場地位,既是應對疫情對業績的短期影響,也是從長期戰略層面加快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
疫情影響之下增加研發力度讓利客戶共渡難關
上市當年,天宜上佳業績實現正增長,2020年,由于軌道交通行業受到疫情影響,天宜上佳作為軌交上游行業,業績不可避免地出現下滑。根據2020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天宜上佳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減少74.86%左右。
據介紹,天宜上佳最主要的產品是高鐵動車組用粉末冶金閘片,是鐵路行業的耗材,需求量與鐵路列車的開行規模直接相關。今年初以來由于各地出臺疫情防控政策,人員流動減少,鐵路客運服務大幅縮減,上半年全國鐵路發送旅客人數同比下降超50%。鐵路車輛開行量的減少與天宜上佳上半年的業績情況存在一定相關性。下半年,隨著疫情防控措施逐步解除,人員流動趨于正常,鐵路列車將有望恢復疫情之前的正常開行量,但即便如此也很難將上半年的損失全部彌補回來。面對疫情影響,天宜上佳董事長吳佩芳依舊持樂觀態度:“天宜上佳死不了,疫情面前,我們更要認真地活,好好地活。越是面對外力帶來的困難,越要苦練內功。”
吳佩芳所指的“內功”,最重要的是產品研發。2019年天宜上佳累計投入研發資金4,132.37萬元,累計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為7.1%,今年一季度,天宜上佳的研發投入同比提高了近10%。在新產品的規劃上,天宜上佳未來的發展目標不局限于軌道交通,而是覆蓋大交通領域的方方面面,包含軌交、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各個領域,產品從剎車片發展到摩擦副(剎車片+制動盤),以及碳纖維輕量化制品,再到EMB電機械制動系統,業務不僅僅局限于零部件,而是逐步成長為系統化產品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疫情導致鐵路運營單位面臨巨大的壓力。面對疫情,天宜上佳除了苦練內功、調整戰略布局以外,也通過產品的不斷升級,努力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天宜上佳推出的第三代升級產品TS399B,在保持材料配方不變的基礎上,對閘片結構和工藝裝備進行優化升級,材料性能更穩定,可解決制動盤溫度分布不均,溫差大的問題,閘片使用壽命也遠高于既有閘片,但是價格與原來的產品相當,所以可幫助客戶減少運營維護成本。
“這也是疫情期間企業的擔當,一方面企業通過技術升級良性競爭捍衛市場地位,另一方面通過讓利客戶,與客戶共渡難關。”吳佩芳表示。
作為國內高鐵閘片行業的領軍企業,天宜上佳選擇通過質量競爭而不是價格競爭的方式來爭取客戶,這樣既可滿足客戶降本增效的需求,又可以帶動行業向更高質量、不斷創新的方向前進。在疫情期間,這一效應體現得更加明顯,在疫情的沖擊下各個行業紛紛謀求轉型,此時若能形成以產品差異化和技術升級為核心的良性競爭發展趨勢,將對整個行業形成積極的重塑,天宜上佳這類企業則在這一重塑過程中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未來戰略:三駕馬車并駕齊驅
吳佩芳將天宜上佳今后的發展戰略總結為“三駕馬車”。
第一駕馬車是指摩擦副產品體系,摩擦副是指制動盤+制動閘片,主要應用于高鐵、地鐵、汽車、航空等領域。目前天宜上佳實現銷售的主要產品為高鐵動車組閘片,暫不涉及制動盤項目生產及銷售,7月7日天宜上佳發布公告,擬投資11億元在四川建設產業園,擬實現閘片與制動盤摩擦副配套生產,可以進一步提高制動盤與閘片的匹配性,同時形成制動盤與閘片的組合銷售體系,這將鞏固公司在摩擦制動行業的領軍地位,進一步增加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第二駕馬車是碳纖維輕量化材料制品。天宜上佳的定位是從軌道交通領域小型復雜結構件開始切入,未來會在新能源汽車、飛機、航天等領域逐步深入。公司在研項目主要包括碳纖維復合材料輪轂、地鐵前端輕量化頭罩、抗側滾扭桿等的輕量化開發與應用等。此外,天宜上佳正在對接主機廠開發創新型輕量化轉向架項目,項目共包含七個基于碳纖維復合材料進行正向設計的零部件,該轉向架適用時速160公里及以下城軌、地鐵和市域動車組等車型,代表著下一代轉向架的發展方向。
第三駕馬車是EMB電機械制動系統。吳佩芳介紹,天宜上佳要從單一零部件向整體的制動系統轉型,逐步成長為系統化解決方案服務商。EMB系統作為新一代制動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尚處于研發階段,目前國際上尚未有成熟的產品投入運用。電機械制動系統較傳統空氣和液壓制動系統,使用電能直接取代壓縮空氣/壓力液體作為動力源,通過電機控制實現精確摩擦制動,具有智能、輕量、節能、低LCC及安全等特點。智能——制動力精確檢測、電機快速響應等優勢使得精確停車和高效防滑成為可能;輕量——取消傳統空氣和液壓控制部件;節能——輕量、低功耗電機;低LCC——部件數減少、電氣設備壽命長及智能維護;安全——高SIL等級。EMB系統的研發任務主要由天宜上佳的控股子公司北京天佑新轡高新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天佑新轡”)承擔,目前正在為主機廠磁懸浮列車項目進行EMB系統研發配套。天佑新轡副總經理程光華表示,在總公司的總體戰略部署下,明確了全年的工作任務和階段性目標,疫情期間雖然與客戶直接交流的頻次受到影響,但受益于國家疫情控制和產業鏈復工復產的高效,新產品的研發工作在有條不紊推進。
智能化產線實現無人制造搭建專業化檢驗檢測平臺
天宜上佳正在拓展新的邊界。其在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建設的智能化生產線已經于去年底竣工,預計三季度投產,可實現無人智能制造。該智能產線將所有關鍵工序實現智能連接,從第一道到最后一道工序全流程自動化,實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智能化及自動化制造、檢測、裝配、包裝和物料自動配送與倉儲,全過程在線工況檢測、質量監控和制造數據收集存儲,建立起完善的工藝管理、計劃管理、制造執行管理體系,實現設計、工藝、制造、檢測、倉儲等全面一體化管控和數據共享。該智能產線項目預計達到鐵路車輛用制動裝置零件年產能80萬件,將快速壯大天宜上佳的生產經營規模,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全面降低成本,產品性能以及穩定性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天宜上佳正在建設高速列車制動動力檢驗檢測平臺,今年5月28日成立了子公司北京大地坤通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大地坤通”),配置了世界先進的美國LINK和德國RENK高速列車1:1制動動力試驗臺架以及20T振動試驗臺等設備。試驗臺架可1:1模擬實際列車運行時的狀況,包括重量、運行速度、濕度等因素,實驗數據對產品優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大地坤通的未來發展,吳佩芳所規劃的是前期主要服務集團公司內部,未來會申請國家檢驗檢測專業資質,致力于成為具備專業檢驗檢測資質的、面向全社會開放的高速列車制動動力檢驗檢測平臺。
上市一周年感受:企業要靠業績說話同時要牢記對投資者的責任
天宜上佳副總經理釋加才讓表示,上市后感受到了公司綜合實力的提升,公司戰略中的重要規劃都已開始布局,一些重點工作也隨著公司上市而更有實力去高效完成,綜合實力的提升是公司戰略落地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上市也帶來了企業員工凝聚力、動力的提升。企業上市后,成為一家公眾企業,需要面向社會,接受監督,這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在人才吸引、團隊搭建方面的優勢,提高了人才競爭力的同時,也讓企業現有員工時刻保持充滿能量和動力,這也來自于企業上市后的影響力。
對于科創板的一年,吳佩芳認為科創板是成功的,實現了設立科創板的初衷,充分給予企業空間,彰顯了板塊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因此,天宜上佳能首批登陸科創板,她覺得十分幸運。
2019年上市時是天宜上佳創業的第10年。對于上市后的感受,吳佩芳表示,企業前十年都是在實業領域里“埋頭苦干”,上市成為公眾公司之后還是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包括資本市場看待企業的邏輯方式,如何更加有效地在遵循上市公司相關規則的前提下充分與投資者交流溝通,傳遞企業內在價值等等。她認為,企業最終要實現好的發展,業績是必不可少的。天宜上佳對未來的戰略布局非常清晰,現在既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過渡期,也是在新領域中的播種期,希望通過不斷地對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的培育,最終落地開花結果,將企業的“科創”的基因發揮到極致。另外,作為公眾公司,也要時刻牢記對投資者的責任,加強與投資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大家真正看到天宜上佳的內在價值。
新京報原文鏈接:http://www.bjnews.com.cn/finance/2020/07/22/751129.html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徐超 校對 張彥君